智能手机“卖不动”了? 消费电子上市公司大考来袭
本篇文章2559字,读完约6分钟
原标题:“智能手机不能卖”?消费电子类上市公司“流行病测试”遭遇重创
疫情下的财务报告
随着下游需求下降逐渐向上游传导,消费电子行业将因二季度疫情而经历深度调整。
随着全球疫情的蔓延,处于高位的科技股已成为受冲击最严重的领域。特别是对于“双头消费电子”,随着全球市场需求和供应链的不可预测的变化,影响逐渐从市场需求方向供应方变化。
最近,一些消费类电子类股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有喜有忧:高乐、常颖精密和京燕科技的业绩大幅上升,而硕博德、智东电力和汉宇集团的业绩则出现下滑。
不管第一季度的业绩如何,“流行病”的影响已经成为各公司业绩预测中的一个常见关键词。据业内人士透露,随着下游需求的减少逐渐向上游传导,消费电子行业将因二季度疫情而进行深度调整。
一个更明显的信号是,公开报告显示苹果降低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业绩目标;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CICC再次下调了其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测,预计2020年将同比下降7.0%。
消费电子行业的流行测试似乎刚刚进入主题。
季度报告信号
截至4月1日,消费电子行业中宣布第一季度业绩预测的公司不多,但足以看到一些信号。
舒柏德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返母净利润将达到500万至800万元,同比下降56.14%至72.59%。主要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产业链的恢复被推迟,这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硕博德主要从事无线通信终端天线的生产,用于手机、可穿戴设备、电脑等领域,是华为供应商之一。“目前,公司的生产能力已经陆续全部恢复。我认为这种流行病是暂时的,我对消费电子行业的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4月1日,硕博德证券部的一名人士告诉记者。
智能电源也是消费电子产品的典型概念库存,从事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功能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第一季度利润为3500万-4300万元,同比下降5.40%-23.00%。
在业绩发布会上,智东电力副总经理方表示,目前公司已经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公司第一季度的生产经营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全年影响并不显著。
巧合的是,主要为下游电子产品提供电子陶瓷元件的三环集团也出现了业绩下滑。第一季度利润为1.6-1.9亿元,同比下降15%-30%,主要受COVID-19肺炎疫情影响,公司产品销量下降。
从上述情况来看,一些消费类电子产品类股第一季度表现下滑,主要是由于复工推迟所致。
然而,也有一些公司业绩飙升。例如,京燕科技第一季度实现利润1400万至1800万元,扭亏为盈;胜邦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70%-100%,产品销量大幅增长。
电声领域的领军人物Goer在第一季度实现利润2.8-3.2亿元,同比增长40%-60%。主要是由于公司智能无线耳机产品销售收入的增加和盈利能力的提高。
对于为什么在疫情的干扰因素下能够实现反向增长,戈尔公司证券部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公司的产品结构因素。“该公司推出的无线耳机产品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领域(绩效增长)由行业特征决定。”
至于海外疫情可能带来的秩序变化,这位人士表示,至少目前还没有大的影响。
然而,一些有趣的信号正在出现。精密制造领域的领先企业李勋精密尚未发布季度报告,但最近投资者的研究报告显示,第一季度原材料库存大幅增加。
“疫情在第一季度的影响将反映在管理成本和库存的增加上。首先,原材料库存高于安全库存。公司以前的安全库存最多能满足2周的材料需求,目前是4-8周。例如,公司需要的一些胶水来自美国。为了在控制更多航班时减少潜在风险和影响,公司将储存敏感材料8周,其他材料4周。第二,在增加人事管理投入的基础上,公司的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也相对增加。公司在春节前后支付了更多的工资,以满足供应需求。”李勋精密说。
第二季度业绩还是压力
让子弹飞一会儿。第一季度行业表现的差异揭示了一些危险信号,未来下游需求的减少几乎是必然的。
CICC最近再次下调了其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测。“我们预计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下降7.0%。第二季度,国内和海外疫情的影响将叠加,2020年全球出货量将下降四个季度。最大的26%。”
“预计疫情对业绩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第二季度。基本上,今年3月份消费类电子产品公司的订单是在去年第四季度提前确定的,需求方对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影响相对滞后。”4月1日,一位消费电子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戈尔和李勋正在做上游,而手机销量在2月份下降,3月份销量的下降也在意料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下游手机制造商必然会减少上游订单。据我所知,华为和苹果已经削减了订单。”
“从整个消费电子行业的角度来看,这种流行病的短期影响是可控的,但从长远来看,消费电子产品是两头的,核心部件来自海外,消费市场也在欧美发达国家。如果疫情持续很长时间,将对该行业造成不利影响。”前述戈尔股份证券部坦率地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Goer 90%以上的供应商都集中在中国,日本和韩国供应商约占5%。欧洲和美国的供应商数量较少,受海外流行病的影响较小;然而,2018年海外业务占80%。如果疫情继续蔓延,影响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这也是市场普遍关注的问题。最近,一些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向公司提出了相关问题。戈尔股份回答说:“考虑到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及其对终端需求的可能影响,公司正在密切关注疫情,并与客户一起评估疫情对公司产品线的可能影响,并制定不同的计划。”
李勋精密公司预测,如果疫情蔓延并影响到第二季度,主要影响可能是手机。该公司的手机收入占10%-15%。对电脑和平板电脑的需求相对稳定,其中平板电脑的需求正在上升。此外,耳机产品的生产能力目前正处于历史峰值。
然而,从中期和长期来看,这一流行病的影响仍不确定。
“目前,公司还没有收到需求调整的信息,但短期内需求仍会受到影响。目前海外流行病的发展趋势令人困惑,界定受影响的比例还为时过早。”李勋精密说。
恐慌在投资者中蔓延。在许多公司的互动平台上,关于海外疫情影响的问题频频出现。兰斯科技和灵异兆等领先的消费电子类股在互动平台上“稳定了士气”,表示公司订单充足,生产和销售蓬勃发展,没有客户调整订单。
随着第二季度的开始,海外疫情的影响将逐渐浮出水面,这是对上市消费电子公司的考验的开始。
标题:智能手机“卖不动”了? 消费电子上市公司大考来袭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2607.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