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上市梦碎,自媒体上岸并不容易
本篇文章1788字,读完约4分钟
结局有些出人意料,但却是意料之中的。
9月27日晚,全通教育宣布将终止收购吴晓波旗下八九岭96%的股权重组。全通教育在公告中表示,由于宏观经济环境、上市公司和标的资产的运作、重组政策的变化以及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波动,双方未能就此次重组计划涉及的交易定价、业绩承诺和薪酬安排达成最终共识。
对此,巴九龄回应称:这将是一次独立的ipo。
全纳教育和巴九龄的故事始于今年3月。前者表示,计划以15亿元的价格收购金融作家吴晓波巴九龄96%的股权。
根据天空调查,吴晓波和邵冰冰是八九岭的实际控制人,各占12.81%。此次收购也被视为“吴晓波登陆”。
巴九龄的核心资产是以吴晓波命名的吴晓波海峡。就像罗吉的公共数字思想一样,它被市场视为知识支付的成功经验案例。据《观察家网》消息,从2017年初到2018年底,吴晓波频道的月平均关注用户从222.78万增加到345.88万。
巴九龄与吴晓波的这种密切关系,也在通识教育的获得中埋下了一颗无形的炸弹。深交所两次向通才教育发出询证函,直接指向了巴九龄与吴晓波之间的个人约束关系和依赖关系。在收购谈判期间,吴晓波渠道应用更名为“890新商学院”,并来到吴晓波。
然而,不得不承认,巴九龄在创立之初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吴晓波个人的影响,尤其是吴晓波在金融、商业领域的影响。吴晓波的《大败》和《三十年激越》已经成为商业领域的畅销书。除了每日推文,吴晓波频道的内容还包括各种培训服务课程和金融知识支付产品。即使我们现在刻意去吴晓波,890新商学院的内容中还是有很多与吴晓波相关的产品。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吴晓波造了八九灵,但这也是一个共同的成就。从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调查中也可以观察到一些线索。质询提到“该交易是否是吴晓波个人知识产权的证券化。”
事实上,如果收购成功,吴晓波自然会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并使其价值翻倍。全通教育于2014年在a股上市。
这不是吴晓波第一次被列入名单。吴晓波蓝狮出版公司于2015年在新三板上市,但在2018年以“降低运营成本”为由被摘牌。知名的吴晓波渠道由公司于2014年建立,并于2016年转移至八九岭公司。蓝狮还出版了许多吴晓波的名著。
根据天涯潮的数据,吴晓波有23家公司。随着名气的增加,吴晓波的商业版图也扩大了。从外界来看,吴晓波无疑是“最赚钱的金融作家”。
以吴晓波为代表、从媒体起步的大型投资公司,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名气和利润,但仍然没有上市公司。
如果我们用名利来审视自我媒体,罗振宇就是一个不能被遗忘的典型。自2012年以来,罗振宇坚持每天在罗吉思维的公共账户上发送60秒的声音,从在社区里卖书和上课,到2015年启动知识支付应用,再到2016年投资和剥离papi酱。他把自己规划成一个大知识分子。
这些知识网络从自媒体开始,然后销售课程,建立相关的知识付费产品,有着相似的发展路径,但至今还没有探索出更多的商业实现方式。而这些知网红人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
罗振宇的新年致辞和吴升的新物种大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疑。罗振宇曾在会上发表过“暴风影音和乐视的存在,一个新的物种,肯定会改变我们的环境”和“餐桌上没有人看好罗永好,除了我”,但随着剧情的逆转,罗振宇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另一方面,吴胜今年也在回答各种问题。“我不想取悦喷雾器和批评家,理解的人自然会理解。”
无论是吴晓波频道还是罗季思维,它的成功都离不开吴晓波、罗振宇等个人知识产权的祝福。当他们站在光环中时,这些资产自然会变得明亮,当他们背对光环时,这些资产自然会面临暗淡的时刻。
这就是为什么全通教育一再强调,吴晓波的个人形象对目标公司管理水平的影响正在减弱。与明星的个人知识产权功能不同,巴九龄并不在吴晓波开展业务。
同时,这也是吴晓波必须做出承诺的原因。吴晓波曾表示,自交易完成后,他已在目标公司或上市公司及其他下属子公司工作不少于五年,在任职期间及离开巴九龄后两年内,不得从事与巴九龄相同或有竞争力的业务。此外,在非竞赛期间,吴晓波不会以自己的名义参加八九岭以外的其他培训、讲座和其他知识传播活动,也不会以自己的名义注册其他公共号码来收集流量和发布共享知识内容。
然而,收购结束了。
一个难以改变的事实是,具有鲜明个人属性的自我媒体正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由于媒体寻求上岸,对于如何上岸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标题:吴晓波上市梦碎,自媒体上岸并不容易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3375.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