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中国芯”:需求前景迷茫增产计划延迟
本篇文章1205字,读完约3分钟
疫情下的“中国核心”:需求前景迷茫。增产计划推迟到第二季度或“换盘”的关键时刻
肺炎在COVID-19世界范围内的迅速蔓延,极大地削弱了早期迅猛发展的半导体产业链。由于下游需求预计将大幅下降,许多市场参与者预计上游半导体也将受到很大影响。
截至4月1日晚收盘,神湾半导体指数自3月份以来已下跌21.45%。目前,唯一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测的芯片设计领军企业盛邦,尽管第一季度业绩预测可能同比增长70%~100%,并于4月1日再次下跌1.8%,但并未抵御投资者的恐慌。
根据IDC 3月份的最新预测数据,2020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收入大幅缩水的可能性接近80%,而不是之前预测的2%的小幅增长。
“从短期来看,影响并不显著。以手机产业链为例,许多客户仍在弥补2月份开工率不足的缺口,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订单削减现象。不过,展望第二季度,需求方的压力将相对较大。最近,欧洲和印度在海外市场的手机销量大幅下降。我们获悉,欧洲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连锁店media markt已于3月中旬关闭。如果疫情持续很长时间,这肯定会影响终端销售业绩。”4月1日,信达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方静接受采访并指出。
第一季度的结果仍然乐观
近年来,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肆虐,投资者普遍对半导体行业感到恐慌,尤其是海外业务占比相对较高的上市公司。
根据国信证券汇编的数据,2018年半导体行业海外业务收入为502亿元,约占半导体行业总收入1130亿元的44.48%,占比相对较高。海外业务约有9项,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中长电科技2018年海外收入高达198.06亿元,通福微电子2018年和2019年海外收入分别为62.2亿元和66.63亿元。
在50家半导体公司中,约19家海外收入占30%以上,约15家海外收入占50%以上。其中,赵一创新2018年和2019年的海外收入分别占86.73%和82.39%,前者2018年和2019年的海外收入分别占86.41%和81.27%;后者的海外收入占2018年的79.25%。
其中,收购兴科金鹏后,长电科技的海外业务大幅增长。根据长江电子科技的互动平台,公司的客户是国内外客户,全球前20名半导体公司中有85%是公司客户,公司已经与大客户签订了保密协议。
4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别致电长电科技和通福微电子证券部,询问海外疫情蔓延对上市公司海外业务的影响。但双方布线人员表示无法评估,并强调“主要取决于疫情的变化和能否防控”。“我们不是产业链中唯一面临同样困难的公司。”
然而,一些市场参与者认为,国内包装和检测制造商可能在短期内从这场危机中受益。
“东南亚是全球包装和测试行业的重要基地。由于疫情,许多东南亚国家被隔离和封锁,包装和检测能力正在收紧。因此,许多包装和测试能力将转移到国内生产。短期而言,这将有利于长江电子华天通福等包装和测试领域的领军企业。”方静说道。
标题:疫情下的“中国芯”:需求前景迷茫增产计划延迟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2604.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数字视网膜演化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