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宣布收购中天微,芯片战略布局初成规模
本篇文章337字,读完约1分钟
这是中天微官方网站最醒目的一句话:R&D基于独立教学架构。
今天上午,机器之心从阿里那里得到了一个沉重的消息:阿里巴巴宣布收购杭州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但投资金额并未披露。不过,就阿里之前在中天威的投资金额而言,这又是一笔大买卖。
此次收购向我们发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即阿里在去年云起会议上成立达摩研究所时,真正实现了他们最初的意图和承诺之一:阿里需要有能力设计和改革芯片的soc架构。
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杭州,是一家专注于32位高性能低功耗嵌入式cpu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其核心业务是芯片架构授权。
根据在线数据,公司围绕独立嵌入式ck-cpu搭建了一个芯片软硬件平台,为各行业客户提供核心竞争力、高性价比和定制化的cpuip核心及相关soc设计开发平台、软件工具链和集成开发环境。
[/h/
最值得注意的是,中天威是中国唯一一家基于独立指令架构开发嵌入式cpu并实现大规模生产的cpu供应商。
早在2015年,阿里就与杭州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进行了深度合作,为物联网的各个细分市场开发了云云协同架构。2016年1月,阿里入股中天威,成为其最大股东。
随后,2017年6月,阿里向中天威注资5亿元,正式进入芯片基础设施设计领域。作为阿里巴巴云进入物联网合作伙伴计划的第一个成员,后者将通过阿里巴巴云链接市场在芯片领域全面推广物联网芯片在终端的大规模应用。
中天威发布了基于alios软硬件框架的阿里巴巴云的三款云芯片,包括计算机视觉芯片、集成接入安全的单片机平台芯片,以及与中兴微电子合作推出的全球首款基于alios的nb-iot物联网安全芯片。
中天威首席执行官钟曾表示,公司的宗旨是建立国内cpu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我们希望通过阿里巴巴强大的平台和数据中心系统,实现自主开发芯片的大规模商业应用,为真正中国芯片的研发和大规模生产做出贡献。
就在昨天,阿里巴巴达摩研究所宣布正在开发一种神经网络芯片ali-npu,该芯片可用于图像和视频分析以及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推理计算。
结合收购前后的两个事实,我们不难发现此次收购背后的逻辑:中天微业务与阿里实体业务紧密结合,通过此次收购,阿里的业务效率可以得到提升。
这也符合阿里巴巴一贯的投资运作逻辑。此前,阿里巴巴投资总监谢颖在接受国内媒体独家采访时表示,阿里投资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基于阿里实体业务的强耦合投资,通过收购和投资提升集团业务和效率;另一种是寻路投资,目前业务关系并不牢固,但我们认为它会对行业的未来产生影响,比如人工智能技术。
[/h/
对于自己研发芯片的阿里来说,这家芯片公司的业务与目前的业务已经不再是弱关系,改变在新技术领域玩少数股权投资的方式是合乎逻辑的。
阿里建立了物联网生态环境,如阿里巴巴云和智慧城市。没有芯片(如中央处理器和人工智能加速器),物联网就无法继续。收购专注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芯片的中天威,让开发人工智能芯片的巨头们有了一点安全感,并增强了他们制造芯片的决心。
自主开发的芯片是赢家和输家。时间重要吗?
众所周知,芯片是一门沉重的科学技术,资金、人才和技术缺一不可。要进入第一组,你需要大量投资。
金钱对阿里来说不是问题。马云曾经说过,他将来会投资1000多亿元到达摩学院。
软件算法也会积累。阿里巴巴自主开发的Ali-npu是基于阿里机器智能技术实验室等人工智能领域团队积累的大量算法模型的优势,根据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设计微结构和指令集,以最小的成本实现人工智能模型算法运算的最大数量。
在商业场景中,阿里将比芯片公司对物联网生态系统有更深的理解,并更准确地定义产品。
关键是专业人员和时间。
自主开发的人工智能芯片已经成为阿里中国核心布局的战略组成部分。目前,达摩研究所的芯片研发团队在美国和上海已经达到几十个,预计到年底将达到100个。
收购中天威还将为公司带来一批经验丰富的芯片专业人士。
然而,没有人能逃脱芯片硬件的研发周期长达数年,这也是最费时费力的阶段,至少一年半到两年。如果这个周期被人为缩短,结果可能是专用芯片的性能优于通用方案。
与其他新球员相比,阿里显然来得早。
谷歌在2014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制造tpu。2008年,寒武纪开始研究人工智能芯片,沈剑科技在2012年开始走这条路。云芝生考虑在2014年开发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地平线将在2015年开始这样做。
现在,几家公司已经成功地制作了电影。接下来,公司将陆续推出自己的芯片产品。
然而,这些走在时代前列、擅长技术的公司仍然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保持暂时的技术领先地位。
幸运的是,现在讨论最终结果还为时过早。
在数据中心领域,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赢得这场战斗,而在具有挑战性的边缘计算领域,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阿里的远见
去年10月达摩研究所成立时,芯片技术是该研究所众多中长期技术研究领域之一。
然而,在此之前,阿里在新技术上的投资非常引人注目。自2013年以来,阿里先后投资了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如asr、寒武纪、kneron、上唐、face++等。
在芯片领域,仅在2017年末的三个月内,阿里机构或阿里部门就大举投资了三家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包括能人、寒武纪(2017年8月)和沈剑科技(2017年10月,蚂蚁金服领先)。
阿里与2016年11月投资的可编程芯片公司barefootnetworks和2017年投资的澳捷科技(Aojie Technology,asr)一起,无意识地渗透到芯片研发领域,成为无可争议的芯片投资之王。
这些公司的技术涵盖了服务器和智能终端。
例如,在服务器端,寒武纪将出售自己的芯片。沈剑科技专注于安全。能人被定位为终端人工智能的技术提供商,现在它专注于轻量级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芯片,主要设计智能家居和物联网。
虽然阿里最初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但由于电子商务与移动终端紧密相连,因此也从移动终端获得了大量数据。因此,阿里对薯片的味道非常敏感。
据国内媒体报道,2014年公司成立之初,公司就判断未来芯片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会有一定程度的合并。
考虑到阿里对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的强烈需求,在不到一年前建立寒武纪时,阿里第一次给出了投资意向,阿里说。
虽然目前的业务关系并不牢固,但我们相信那些对行业未来有影响的人也会投票,比如人工智能。阿里投资总监谢颖在接受国内媒体独家采访时透露。
然而,阿里为什么要从芯片投资的战略布局转向自己的R&D之路呢?云之盛的首席技术官梁嘉恩告诉这台机器,
巨人没有安全感,芯片的核心技术必须靠他们自己赢得。没有芯片,物联网就无法继续。据估计,阿里原本想制造自己的芯片,而中兴事件加速了这一行动。
阿里本身也在改变。它已经从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转变为集零售、金融、技术、物联网等服务于一体的商业基础设施平台。
ai技术和芯片将成为阿里商业基础设施平台的基础,这将极大地提升阿里的几项核心业务,如物联网、新零售、云计算,甚至是新披露但发展迅速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
ASR董事长戴曾经评论过阿里的物联网战略:
阿里的生态环境已经建立起来。他们比我们更了解物联网生态。我们需要阿里的帮助来一起定义产品,这样客户就会相信我们对产品的定义是准确的。
标题:阿里宣布收购中天微,芯片战略布局初成规模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29157.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