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元老”基民的财富传奇:26万元买基金赚成千上万
本篇文章2364字,读完约6分钟
六十多岁的翁葛老先生,十年前他从26万元开始,之后多次投资,现在资金滚雪球式地增加,成为有名的千万富翁。 基金的钱真的这么赚钱吗? 他是怎么做到的? 好吧,听听这个老基民自己的经验。
今年60多岁的葛老先生是南京某高校的退休人员。 前几天看了本报(扬子晚报)的“投资梦想”基金募集大赛,给记者打电话,想和所有的基民分享自己的投资经验和心灵之旅。 总之葛永远是元老级的基民。 可以说在与基金结缘的10年左右,他的经验伴随着国内基金的迅速发展。 关于为什么对基金感兴趣,葛老笑说自己其实是在不知不觉中被诺奖启发的。 诺贝尔基金会成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当时的奖金总额约为920万美元。 奇怪的是,发行的奖金从当初开始就增加了好几倍,但奖金还没有用完。 后来查了很多资料,问了专家。 只有诺贝尔基金会大胆投资世界各地的主要股票和证券市场,才能使基金会的资产增值,将大笔资金投入基金管理企业获得收益,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面。 10多年前,“基金”对身边的人来说还是个新名词,很多人不太熟悉,有点从理财专家嘴里知道,购买基金的风险很低,但葛总是承认自己买的时候冒了一点风险。
入基市: 26万元倾囊夺取华安
1998年,国内第一家封闭式基金发行,被他追上了。 “买不容易,但我需要得到签名。 但是,我很幸运。 ”说到当时的疯狂,葛老至今还很兴奋,他很快就投入了大部分积蓄——26万元的包。 他买基金有企业品牌,特别喜欢稳健的东西。 从华安企业发行的第一笔开放式基金开始,他成为华安的“粉丝”,前后一共购买了十多个基金。 其中很多是华安。 想起当初的场景时,葛总是很兴奋,华安基金企业于2001年发表了国内第一个开放基金。 当时大家都知道基金,很多人抢基金。 人们热衷于基金的情况不亚于现在。
为了保证购买,在这个基金发行的前一天晚上,他出动了家人,排在发行地龙江体育馆的门口。 担心累,轮到妻子排半夜队,半夜他自己轮流排队,用力,一定买。 经过这样疯狂的行动,勉强夺走了名额。
做长线:缩一半也补不了几次
从本世纪初的爆炸到股票市场熊市时的沉默,基金给投资者带来过百味杂陈的记忆。 可以说像葛老这样有很长投资年限的人不在少数,但罕见的是,他可以这样继续投资好几年。 一直受到基金经理尊敬的长时间投资理念,为什么是葛老和“心眼敏锐”呢? 他是怎么在淡市带了好几次的? 记者不可思议地问时,他说,其实最初也很担心,但基金购买的狂潮袭来,关于基金购买的知识越来越普及,自己对基金管理企业的理解也越来越多,渐渐放心了。 而且,和自己结合的月养老金有5千多,平时足够充裕,所以在这10多年里,自己购买的10多个基金几乎没有赎回,期间的红利也带来了其他品种的基金。 而且,自己和老伴平时的节目工资也带来了买基金,其实不是葛老心也不怕的时候。 我记得2005年,手中的封闭基金从原来的180万元一度减少到了90万元。 因为犹豫不决,他错过了赎回的时机,葛老的儿子心神不定,所以和他吵架了。 这种“顽固”的干劲让他最后顺利“翻身”,至今他手里还拿着这个基金。 手头的总资金量从最初的26万日元到现在的数千万日元的资产有附加价值,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此。
中老年人最好养活“基”
葛老说其实以前也接触过其他理财方法,比如股票。 在1993年,股票市场风险比较大,但钢铁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而且这家钢铁企业的业绩还不错。 我想一定没问题。 但是,不巧当时的股票市场非常低迷,自己对股票市场也不太了解,4万元的钱躺在熊市里一年多没出来。 第二年“不得不切肉”的时候,我真的觉得钱不够。 葛老说打了以后自己没有碰过股票。 首先,自己也老了,所以不能每天盯着大盘。 其中的风险更是难以忍受。 另外,这几年我稍微接触过保险品种。 投入的资金也不少,但不像资金管理企业帮助管理钱,只需要很少的手续费等费用。 用葛老的话来说,“买基金比买股票便宜,比放在银行收益高,是最适合老年人的理财方法,真的开心吗? ”。
选择基金就像选择“媳妇”
葛老谦虚地说。 自己现在资产增加了三四十倍,但不能说是基金专家。 但是,确实有很多朋友和家人在知道自己的经验后来和自己取得经验。 他总是想在基金中获利,最重要的是拥有很长时间。 说白了,基金和股票是完全不同的。 股票必须每天看。 一不小心就会失去血本。 基金完全不会被炒。 应该有很长时间了。 记住中国的股票市场行情应该一直在前进。 另外,选择正确的基金投资也是打开基金大门的关键。 葛老说选择基金其实和选择媳妇一样,不仅要看“媳妇”本人,还要看家里的情况,清楚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情况,适用于基金不仅要知道基金本身的情况,还要知道企业的业绩。 此外,基金企业发行的其他基金的收益状况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
是否赎回来征求高见
在十年投资经历中,葛老一直是稳扎稳打,除了有特殊的大用途,他从不把基金赎回。现在葛老在河西住的房子,价值100多万元,是很少的一次靠赎回华安革新基金的100多万买下来的。而当初他在这只基金上只投入了20多万元,净赚将近80万。葛老说,随着自己年岁越来越大,产生了和女儿住在一起的想法,于是想到再买一套大点的房子和女儿一起住。但是手中的流动资金不够,想来想去还是想到了手里的基金。但是毕竟自己持有华安基金已经有六年的时间,风风雨雨过来,即使是在熊市中的时候,它还能够分红,可以说是已经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如果“割舍”的话还真的有点难受。有时想想,当初自己买的时候还不就是想能够希望有所收益?心就放宽了,可真正要到基金企业去赎回的时候,还是舍不得。所以一向投资理念坚定的他,最近倒是有点举棋不定呢。“也请广大基民朋友给我出出主意!”看来,葛老对华安基金有着充分信心,对于基金的未来仍然是十分看好。(管小峰 薛蓓)
标题:财讯:“元老”基民的财富传奇:26万元买基金赚成千上万
地址:http://www.qdgzw.com/cyrz/37495.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