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业帮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网站,主要为网民提供创业项目、创业信息、创业商学院、创业辅导等商机资讯、助您时刻掌握最热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创业融资 > 财讯:财经中心——“走出去”成败省思录

财讯:财经中心——“走出去”成败省思录

来源:青年创业帮作者:简万贵更新时间:2021-02-05 03:31:10阅读:

本篇文章6114字,读完约15分钟

中国出台央企“走出去”监管新规更多的中国中央公司加入投资国外的行列,官方的监管规章随之跟进。国务院国资委27日对外公布了《中央公司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公司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对中央公司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做出了具体的规范要求。
最佳样本——联想集团

2004年12月8日,联想以12.5亿美元购买了ibm的pc业务,从此,在全球pc市场排名第九的联想上升到第三位。 这次收购从企业品牌、技术、管理、产品、战术联盟和运营等各个方面对联想本身有了很大的提高。 收购后,ibm个人计算机业务的研发系统全部被联想到,联想的购买和营销价格利用ibm现有的流通渠道大幅度优化。


最佳样本——海尔集团

海尔“走出去”的主要优点是经营范围海尔自己的核心产品。 快速发展过程——从创造国内品牌名、国际品牌名到出口、跨国投资,逐步快速发展。 对外投资方法——以绿地投资即新公司为主。 跨国投资效果——成功率高,发展迅速。 现在的海尔已经在全世界建设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家海外贸易企业,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2008年海尔集团全球销售额实现了1190亿人民币。


最佳样本——国家开发银行

2007年7月23日,国家开发银行与英国伯克利银行协商,同意有条件分两期向该行投资共计98亿欧元( 135亿美元,人民币约1026亿元),最高持股可达7.7%。 据统计,135亿美元的交易金额也是当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单一交易规模中最大的。


最佳样本——华为

华为充分学习研发,每年重复10%以上的研发投入,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不断跟踪新技术、新行业。 除了通过自主开发技术提高竞争力外,华为也从不拒绝开放的心态。 这也是1996年引进ibm改革企业产品开发流程的直接动力之一。 2001年以后,航道通过新的流程化来实现100%的产品开发,航道为2002年开始的深入国际化奠定了管理和文化基础。


最佳样本——中石油

2009年8月18日,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集团企业宣布,成功以每股52.8美元的价格收购总部设在瑞士的addax石油企业。 这是当时中国企业收购海外资产的最大成功交易。 当天,澳大利亚政府表示,美国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与中石油签署了协议,持有艮第液化天然气项目份额向中石油销售液化天然气,交易价值约为412.9亿美元。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平的崛起,为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做出了贡献,博得好评,同时也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政治力量的担忧、偏见、嫉妒。 因此,有时出现的政治暗流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障碍。 众所周知,联想集团成功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中国海洋石油总企业在优衣库收购竞争中失败,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明显受到国际政治因素的困扰。


“民族主义”是对中国公司海外财产权和合同利益的威胁,不一定像“没收”那样赤裸裸,多以税收歧视、政策歧视、立法歧视的形式表现。 当地政府有根据立法或行政命令要求外资企业缴纳很多税金或不进入某些项目的主权。 例如,俄罗斯邀请中石油于2002年12月参加斯拉夫石油企业所有权的拍卖。 但是,拍卖前一个月俄罗斯的民意越来越担心中国控制俄罗斯石油企业,民族主义意识非常高涨,因此俄罗斯议会通过紧急立法,任何国有股超过25%的公司(包括外国公司)都在俄罗斯

据说中国中央企业在海外投资时资金充裕,但公关能力只能勉强在及格线附近徘徊。 中央企业和政府的连带关系经常被公司的投资行为给予国家意志的推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企的收购行为自然容易被投资国的人们排斥。
上汽集团:收购双龙,合并不利
2004年10月28日,上汽以5亿美元的价格高调整收购了韩国双龙48.92%的所有权,但收购后首先遇到了两个问题。 收购双龙前对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对方工会文化的认识不足,进而两种公司文化难以融合,合作和公司经营的开展无法真正展开。 [详细]印度bsnl封杀华为和中兴限制投标gsm项目
印度电信部多次拒绝当地主要电信运营商购买中国设备的要求的理由是“为了国家安全”。 作为印度最大的两个中国电信设备供应商,华为和中兴最早成为这个《禁令》的受害者。 [详细]
很多公司最初为了扩大迅速的发展空间有雄心勃勃地“走出去”的经验,但在对外合作中发生经济纠纷和贸易摩擦时,不能很好地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也不擅长 金融危机导致许多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的海关滥用自由裁量权,人为干扰和延期中国产品的报关。 欧盟也以安全、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公司责任等为名,发出严格的指令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很多中资公司反映“出去”签证很难,员工的许可和居留证更难。 中国贸易促进会的人们指出,今年中国面临的与贸易摩擦相关的产品范围更广,次数增加,形式越来越多样,另外,在迅速发展的中国家提出的贸易救济措施也更多。
中投企业:投资黑石、资产缩小[/BR/]从2007年3月开始准备的中投企业,5月投资3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参加美国私人募捐巨头黑石集团的10%。 结果,黑石集团上市后,股价连续下跌,中投企业投资大幅减少,黑石投资中损失额达到12.18亿美元。 [详细]中国从美国的“337调查”led公司遇到了10家
美国与中国大陆产品相比实施的“337调查”,2002年以来急剧增加。 从2002年到现在,itc开始与中国大陆产品进行“337调查”达65件,占同期调查总量的48%。 [/BR/]中国本土的合并活动由于长时间的市场区块分割和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没有形成比较有效和规范的市场。 虽然在股票市场上公开申请的收购很少见,但是国有巨头在政府的中介下不断进行强烈的联合,这不是真正的市场行为。 没有经过真正本土收购的竞争计算、严格的谈判洗礼的中国企业,直接出现在跨国并购的舞台上,他们能应对什么样的身体经过百战、总是要求深入计算的外国商人? 这真的很担心。

如失败案例或说明,中国公司还没有掌握国际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在国际资本市场的经验有助于我们积累教训、经验,选择投资品种,控制风险,把握投资时机。

当实体公司的房子们努力使用质量和技术在国际市场上为中国的制造竞争赢得声誉时金融投资者们出门时必须更加谨慎、更加灵活,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
中国平安参股富通于2007年11月27日由中国保险巨头之一平安保险集团投资约18.1亿欧元直接从二级市场购买欧洲富通集团9501万股股票,成为富通第一大单一股东。 此后,富通成为第一家受金融危机影响的金融公司,在2008年第三季度平安保险集团季度直接报告了78.1亿元人民币的净亏损。 [详细]腾中收购悍马胎死报批中途
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交易于美国东部时间2月24日中止,通用车宣布的理由是,在四川腾中提议的交易时间内未得到中国监管部门的许可。 中国商务部没有收到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的相关申请,“材料不完备”是收购报告申请没有被相关部门受理的理由。 [详细]
中国企业在海外进军时没有明确的战术要点,有些投资决策带有机会主义色彩,引起企业投资决策错误,不仅得不到预期的收益,而且付出了不同程度的代价。 从战术目标来看,企业品牌战术是一个多而复杂的科学过程,需要精心的培养、实用的精神塑造和认真的管理。

有些中国公司打造企业品牌的目的是为了荣誉、声誉,很少从其快速发展方面考虑,很难打造国际企业品牌。 从快速发展战术来看,目前我国公司战术不少,但根据现代战术理论,以结合中国国情,成为跨国公司超越同行竞争对手为目标,真正达到国际水平的公司快速发展战术还很少见。
tcl-汤姆森于2004年,tcl负担
2004年将彩色电视业务卖给急于海外发展的tcl集团,曾经的大型电子巨头法国企业汤姆森因巨额债务压力要求与债权人重组谈判而破产 [详细]中铝集团:入股力拓,无病结束
中铝企业和力拓集团于2009年2月12日签署合作与执行协议,以共计195亿美元的战术进入入股力拓集团。 但是力拓于2009年6月5日取消了双方的合作交易,根据协议向中铝支付了1.95亿美元的违约金,必要和必要时就合资经营铁矿石业务进行了协商。 [详细]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和“走出去”战术的实施,中国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高。 但是,中国公司在国际竞争中的贸易摩擦和风险也相应增加,“走出去”公司面临着很多挑战,如何使公司更稳定、更远,专家、学者就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担心和建议。


政府要加强海外知名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研究,建立全公司海外参展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不能和“仿制药”低价食用,长时间获得稳定的收益是公司“走出去”的核心价值目标。


在公司国际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必须更加关注海外风险,避免走出去的先驱公司成为先烈。
公司必须采取收购行动认清形势,认清自己在领域的地位,并自信收购后能否控制新企业。
只有走出去,才能提供优质的中国产品和服务,建立良好的信誉,赢得全世界对中国的尊敬。


2000年,世纪之交。 今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第十五年计划的提案》确定首次提出“走出去”的战术,从此中国企业陆续“出海”十年……


1992年5月,刚从南游回来的邓小平,马不停蹄地来首钢视察。 当时12月1日,首钢购买了濒临破产的秘鲁铁矿企业98.4%的股份及其所属670.7平方公里矿区的永久采矿权、勘探权和经营权,成为最早跨越国门的中国企业之一。


1979年:中国第一家合资公司诞生,说到中国的海外收购,必须先说中国的海外投资。 中国最早的海外投资方案发生在1979年。 改革开放的第二年,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企业在日本东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和东京设立了“京和株式会社”,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海外合资公司,拉开了中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经营的序幕。 从那以后,中国的海外投资正式进入了起步阶段。


1986年—2000年:中国国外投资进入相对快速发展期

直到1986年,中国的海外投资进入了比较迅速的发展期。 那时中国的海外企业广告主要集中在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南非等投资环境良好的国家和地区,海外投资主要以海外投资为主,主要有两种资源型和贸易型两种类型。 到1995年,中国的海外投资总额达到了150亿美元。

从1996年开始,中国的海外投资真正从无知的随意增长状态进入了比较平稳的良性增长状态。 例如,1999年至2002年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合同金额稳步增加,平均增长率为11.1%,政府批准的对外投资公司数量也以每年平均261个速度稳步增加。


2000年:党中央确立实施“走出去”战术

2000年,党中央确立了实施“走出去”战术,反复确立了“引进”和“走出去”战术,并行,相互促进。 2001年,《十五》计划纲要中写道,实施“走出去”战术是重要的提案。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施“走出去”战术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要措施。 为此,中国政府发表了一系列支持海外并购的政策规定,为中国公司的海外并购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从2002年开始,随着中国经济的整体快速增长,中国的海外投资也开始进入井喷时代,海外并购也开始崭露头角。 这时,中国公司的“海外收购时代”、“引起海外收购高潮”等话语,经常在报纸的边缘看到,这些巨大海外收购事件背后的推动者自然成为国内外媒体的焦点对象。


2004年:《海外投资项目批准暂行管理办法》发表2004年10月9日,随着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员会《海外投资项目批准暂行管理办法》的发表,流程减少,权限委托,文案简化,效率提高


风光过后的层层危机

2003年2月,45岁的tcl企业总裁李东生成为德国著名经济管理杂志《impulse》2003年第2期的月度人物。 在此后的一年内,李东生受到法国政商各界的关注,当时的法国总统希拉克授予了他荣誉军团勋章。

李东生之所以在异国受欢迎,是因为在这期间tcl收购了schneider、汤姆森的彩色电视部门和阿卡迪亚的手机部门。 但是在这样表面的风景之后,李东生陷入了危机和麻烦。 不服输的李东生也不得宣布,由于2006年夏天欧美业务持续亏损,因此决定重组海外企业。


政治因素徒增不明确性

由于海外政商环境的多与杂,很多二情相悦的合并遇到了很大的障碍。 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中所经历的最大错误不得超过2005年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事件的流产。

谈判最初怀疑是自愿对中海油表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海油的报价比雪佛兰高,但表示有很大的不明确性。 最大的不明确性来自中国政府的态度和美国的《埃克森·弗罗里奥修正案》法案。 这项修正案以是否威胁国家安全为基准测量外国投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监督机构有权中止所有投资活动。

美国政府对这件事保持冷静的态度,但以国会为中心的排中感情达到了高潮。 7月30日,美国参政两院罕见地迅速通过了能源法案的新条款。 该法案的通过几乎排除了中海油竞争成功的可能性。


2008年,金融地震也使世界经济大混乱。 经历了2003~2005年的风雨,2006~2008年的反复之后,随着商务部《海外投资管理方法》的出台,中国的海外投资和海外收购必将走向新的高度。


《海外投资管理方法》发布公司“出发”据世界金融数据提供商统计,2009年初两个月,中国海外并购已有22起,相关金额超过200亿美元,同比上升2%。 2009年2月以来,发生的海外并购还由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企业收购了世界第四大铁矿石供应商fmg的17.34%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鞍钢入股澳大利亚矿企业gindalbie; 中国五矿集团以13.86亿美元100%成功收购澳大利亚oz企业主要资产的交易。 吉利收购世界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制造公司澳大利亚dsi企业。 中石油完成了新加坡石油企业45.51%的股份收购。 中国石化收购了addax石油企业,总额达到82.7亿美元(合72.4亿美元),创下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新记录。


理性看待中国公司国外并购潮

但是,中国的海外并购总是处于飞跃的迅速发展状态,中国的海外并购也越来越成为主导中国经济未来的重要力量,但总体来看中国的海外并购还处于初级水平。 一点机构和专家的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公司海外并购成功的例子很少,至少70%失败,其经济损失也巨大。 有数据显示,2008年海外收购损失也达到了约2000亿元的水平,这些都是我们合理地看不到来自这一风生水的海外收购潮。

总结过去的例子,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的时候,很多时候我想要什么,为什么,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如果可以的话最大的利益是什么,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对于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非常考虑。

因此,如何使中国境外并购走出这种粗放状态,建立合理的系统管理模式,确立可持续快速的发展道路,相信这不仅是公司之家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相关主管们应该考虑的命题。


总主持:闻育旻 杨威 专题制作:杨威 活动执行: 张慧鑫、王晔君、种卿 设计:杨艳丽 e-mail: finance#chinanews(发送时用@代替#)

标题:财讯:财经中心——“走出去”成败省思录

地址:http://www.qdgzw.com/cyrz/36457.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