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通许县农业局种子监管成盲区
本篇文章899字,读完约2分钟
消费日报网河南频道新闻通许在古代被称为咸平。它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管辖6个城镇和6个乡镇。它是黄淮平原的一部分,受黄河以南的广泛影响而形成。该县土地面积为963,742亩,是河南省的主要产粮县。
作为种子丰收的源泉,推广良种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家庭生活。对农民来说,这是一个争取更多粮食的季节。
然而,假冒伪劣种子在农业市场上猖獗,非法商人追逐利润,掩埋农民和伤害农民的事件时有发生。农民不仅要提高识别农产品真伪的知识来保护自己,还要依靠管理部门积极加强市场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农民甚至农业收成。
(群众举报三无种子)
近日,据群众反映,开封市通许县朱砂镇的一家种子销售点销售无牌、无名、无地址种子。
9月27日,我们的网站安排人们冒雨去登记。在通许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发放的“程心店”朱砂镇种子站店,我们的网站工作人员看到了这种2500多斤的小麦种子,上面写着“育种材料专用”。该网站工作人员立即赶到通许县农林局种子管理站举报投诉。
(农业执法大队名存实亡)
通许县种子管理站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在该网站的工作人员解释了这一意图后,该工作人员说:“肥料问题我只负责,种子不在我的控制之下,种子管理站的领导也不在那里。”我们来谈谈是否能联系到具体的负责领导。工作人员说领导打不通。
我们网站的工作人员在农林局二楼的副书记办公室见到了农林局副局长刘聪。副局长刘聪说,他不对种子负责。你应该去种子管理站投诉并举报。
投诉失败后,我在回来的路上接到了种子管理站站长魏丽的电话,她说:我在开封开会,种子管理站只有三个人。今天,我们来开会,我们不能独自在家执法。由于缺乏办公经费、人员和车辆,我们很难下去执法。
伟力站长也表示,他回国后会安排人员调查,但截至发稿时,该网站尚未收到任何反馈信息。
与种子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无种子”和“育种种子”不得流入市场销售,但这已成为通许市监管的空白。缺乏人员和资金不是假冒伪劣种子流入市场的原因。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和农民负责,加强市场检查,积极调查和处理投诉和举报,打击假冒伪劣种子,这些种子会流入市场吗?
本网站将继续关注此事。(陈辰张余凯)
标题:开封通许县农业局种子监管成盲区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8049.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入厕专用车位”彰显的是细致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