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小冰” 只花两分钟写一首歌”
本篇文章2560字,读完约6分钟
6月29日,小冰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进行主攻音乐创作,获得“荣誉毕业生”称号。 她很幸运毕业后不久就出现了第一部作品——7月9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峰会在上海开幕,大会主题曲《智联家》由小冰作曲并参加演唱。
小冰的全名“微软小冰”,没有身份证,永远18岁。 她的创作速度很快,给她一幅画或一段话,两分钟就可以创作三分钟的曲子,根据风格和节奏,完成配器、编曲、歌词。
小冰不仅仅是这个艺能。 2019年夏天,她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作品《历史的焦虑》在2019年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上展出。 年,她出版诗集《阳光失去窗玻璃》,随后帮助500多万诗歌爱好者创作诗歌,部分作品刊登在各类文学刊物上。
冰越来越接近艺术,让我们人类有点担心。
训练至少2万个段落,擅长目前最古风的音乐。
上海音乐学院创立于1927年,是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音乐工程系为“年轻”系,成立于2003年。 小冰的导师之一、音工系主任于阳介绍说,音工系的办学宗旨是“专业学习结合学科交叉、应用技术结合创新实验”,其中两个专业方向是“音乐设计与制作”、“音乐科学技术与艺术”。 小冰在这里学习,真的填了志愿。
小冰在这里是怎么学习的?
微软(亚洲)网络工程院副院长、小冰团队总负责人李笛分三个步骤介绍:首先,基于小冰现有的音乐创作模式,微软将端口交给了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让他们了解小冰创作的大量 其次,老师也教人类程序员基本的乐理知识,包括编曲妙招等,优化小冰的创作模式最后,小冰不断学习,不断交作业,老师不断给予反馈。
“模特”“作业”和“反馈”都是重复的过程,像这样循环往复,小冰块达到和人类同学相似的水平,稳定下来,她就毕业了。 就像听“把大象放进冰箱要三步”一样简单,只是当年重复写诗一万多次,小冰这次很难学音乐,达到了十万级的水平。
“音乐创作和诗、画有很大的不同。 人类音乐创作的特点是从一个段落开始,到其他部分。 对人工智能来说是两种不同的技术,所以必须分别训练。 ”。 李笛例如抖音神曲,火常常是短片段,是歌曲的核心部分——这必须单独训练。 而且,用另一个技术教堂的小冰块从这个片段开始,创作作品的其他部分,需要起承转合,也需要音乐的故事性。
上海音乐学院音工系教师陈世哲也是小冰的导师,每次小冰交作业,由他组织音工系师生评分,对音乐细节提出反馈,如和声方向、音乐结构等。 在他们的指导下,从今年1月到6月,经过近半年密集的师生交流,小冰的作曲水平逐渐达到了与人类相似的稳定水平。
据李笛介绍,小冰目前已形成流行、古风、民谣等几种较大的音乐风格,其中最擅长的是古风音乐,创作水平最高。 陈世哲对自己的“得意门生”抱有很大的期望。 “小冰潜力无限,具备制作流行音乐的素质后,将来有可能通过算法和数据的优化,使她在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行业得到更广泛的快速发展空”。
小冰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李笛说,音乐创作和诗歌、绘画一样,是“人工智能文案的生成”,在创作“艺术”方面,小冰的首要工作是生产“产品”。 在小冰所有能力的背后,都有一条生产线对应,不需要人才的参与,以稳定的质量、极低的价格,高同时地生产和供给复制品。
例如,小冰写诗,服务于国内90%以上的金融机构交易员和40%以上的个人金融交易者;小冰画画,为服装公司设计面料图案,提供大规模落地的工业化创作产品线。
音乐创作也一样,小冰现在包括旋律、编曲、歌词,端到端一体化的产品落地。 “小冰要求的是,在类似人类水平的情况下,生成质量稳定的拷贝,帮助人类进行拷贝制作。 ”李笛说
从培养方案来看,小冰现阶段的“求职”方向之一是音乐助教,幸运的是她顺利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陈世哲表示,近年来,上海音乐学院在西部山区和稍欠发达地区进行文化扶贫,如远程乐器培训、声乐培训等,但受到当地硬件设施的束缚,事业开展略有困难。 这两年,大学找到了志愿者给孩子制作音乐的方法。 零基础的孩子也可以学习基本的方法,用音乐展现自己、家人和家乡的风貌。 这样,不仅能对音乐知识和音乐思维做出贡献,还能对当地文化做出贡献。
但是,问题又发生了。 陈世哲说:“我们教零基础孩子的时候,他们基本上只能创作歌曲的主旋律,在创作和继续完整兼职等方面,能力比不上。” 老师们想到了冰。 她不是能干的音乐助手吗? 在小冰的帮助下,孩子只要完成主旋律,她就能迅速完成剩下的工作,让孩子拥有人生第一部音乐作品。
小冰上冈的第一站是浙江丽水,前6个孩子经过4堂课的学习,掌握了主旋律的基本创作方法,并在小冰的帮助下完成了完美的作品。 第二次有60多个浙江孩子参加。 紧接着,甘肃、四川、新疆等全国三四十所希望的小学和贫困山区的中学孩子,也在纷纷参加的过程中,小冰老师很快就让桃李满天飞。
人类会失去另一个职业吗?
小冰有这样高效稳定的作品输出能力,人工智能会成为未来作曲编曲的第一力量吗? 于阳的回答是,“小冰现在的作品可能还需要人类的后期加工,但她通过不断的学习,自己的能力将不断提高,有一天她将不再需要人类的帮助。”
“音乐和科学技术的结合是一个新兴的行业,音乐学院里懂音乐的人很多,但懂音乐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人确实没有那么多。 小冰毕业于我们系,展现了人工智能在音乐创作行业的巨大潜力。 ”。 于阳说:“我们无法想象20世纪80年代网络发展到今天的迅速速度和程度,人工智能就像当时的网络一样,再过10年、20年、40年就有无限的可能性。”
那么,人类会失去另一个职业吗?
“作为人类作曲家,有很多东西可以代替人工智能。 例如,是你唯一的个人特质。 ”。 所以,于阳认为,人工智能对作曲家来说是个好助手,可以帮助作曲家完成稍微复杂一点的辅助工作。 也有可能渗透到社会其他地方,如音乐教育。
李笛确信,按照目前完美的框架理念,小冰可以学习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包括文案生成、语音生成、视觉生成等,但小冰的目标是越来越多的人在文案产业中帮助人类,像alphago一样打败人类,
李笛说,小冰现在的能力已经覆盖了复制、视觉、听觉,今后也许可以进行听觉和视觉的结合等两种结合,但是能否生成一点短片和mv呢?
《智联家》的歌词是人类创作的,歌曲中唱道:“我想能改变世界,和你共享更美丽的家。” 小冰和人类都这么想。
(记者蒋肖斌)
标题:““微软小冰” 只花两分钟写一首歌”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41221.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