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简史:从创业有罪到中国硅谷
本篇文章7654字,读完约19分钟
70年来,中关村已经超越了地理概念,成为一个符号、一个品牌和一个精神象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海淀被规划为首都的“文化教育区”。清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科教领域的先行者开始在“中观屯”的旷野扎根。
1953年,以中国科学院现代物理研究所科研大楼(原子能大楼)竣工为标志,中关村开启了“科学城”的时代。之后,钱三强、王、邓稼先、俞敏等高层精英云集,成就了“两弹一星”的辉煌。
一批科研机构在这个地方展开了枝叶,新中国出现了一大批现代科学的奠基人。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关村聚集了30多所一流大学和130多个科研机构,成为中国真正的“科技之心”,其人才密集度不亚于硅谷。
1978年,到访美国的核聚变专家陈春贤提出了这样一个“中关村”。
今年,他走在波士顿128号高速公路和旧金山硅谷上,看到了成千上万由教授、大学生和工程师创办的公司,以及他们建立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一个由美国教授创建的20人永久磁铁公司可以供应美国宇航局和全球核实验室。科学技术和商业之间的高度协同作用带来了强大的生产力。
陈春贤深深意识到这是美国经济和技术实力的终极秘密。
他不禁要问:如果中关村和“硅谷模式”结合起来,会爆发出什么样的力量?
1980年,当陈春贤向中国科学院和北京科协的听众讲述《访美报告》时,他自豪地宣布他将亲自成立一个“硅谷公司”。他确立了“两不四自给”的原则:不搞国家拨款,不搞国家建制,自由组合,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后来,它成为众多中关村公司效仿的典范。
但当时,中国还没有这样的先例。陈春贤打开公司的报告,击中了物理研究所,但结果沉入大海。
在《访美报告》中,北京市科协咨询部部长赵被陈春贤圈住。她清楚地知道这个“公司”不能开业。然而,她有一个“曲线救国”的计划:
陈春贤作为等离子协会副主席,可以设立一个“服务部门”。北京市科协将出具批准文件并支付资金,然后到公安局刻制公章并在银行开户。
1980年10月23日,陈春贤等人在物理研究所整理出一个废弃的仓库,成立了“服务部”。这一天被认为是中关村的“公司诞生日”。
陈春贤关于“腐蚀科技队伍,侵占公房”的“小报告”也打击了物理研究所的领导。证据是打扫仓库的每个人都多收了5元餐费。
每个人都在看,在犹豫,在看笑话,但陈春贤没有停下来。
他跑到美国,倒置芯片,制造了一批核聚变电源开关,并赚了3万块;并开设培训课程向失业青年传授电子技术,成为未来“电子街”的“黄埔军校”。
人们对服务部门赚钱感到惊讶,他们不喜欢陈春贤给员工7-15元的补贴。
有更多的谣言。有人说,服务部门“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也有人批评陈春贤等人“不正之风、歪门邪道、腐蚀干部”。很快,上级决定对服务部门展开调查,诽谤、审计和逮捕随之而来。很快,服务部门的数百人一哄而散。
幸运的是,陈春贤的遭遇被新华社发现,并被列入直接提交给中央领导的内部机密参考。考试随即停止,服务部门的做法赢得了中央政府的赞赏。
1983年4月,陈春贤更加大胆地创办了“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院”和“华夏电器公司”,彻底突破了体制障碍,成为中国第一家“技、工、贸”企业。
然而,陈春贤冲破重重障碍的历史使命似乎戛然而止。
自那以后,他创办了20多家公司,这些公司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如项目失败、贸易纠纷和非法刑事拘留。不仅没有积累财富,还因为出海而失去了系统内的福利待遇,这使得晚上的场景暗淡无光。
2004年8月10日,70岁的陈春贤突然去世。他捐赠了角膜,留下了“给后代留下光明”的遗愿。打破时代坚冰的“中关村第一人”并不富有,但他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照亮了中关村的未来之路。
与陈春贤差不多同时,还有一个象征性的人物:王红德。
1982年底,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一次会议上,一个“右派”王红德突然发火了:“如果你雇不到它,就去借吧!不能借了,转过去!如果你不能调动,辞职走人!如果你不能辞职,你可以解雇我!”
说完,他离开了。
当时,王红德的“静海五步曲”在北京引起了轰动。
1979年,王红德曾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支清社组建了一个团队,专门从事机房工程的安装。结果,它每年获得60万英镑的巨额利润,这在中国科学院引起了轰动,也引起了工商局和纪委的审查。
他含着眼泪“坦白地”说:“我们所有的新产品都要填满全国的空白,否则就要从国外进口。”它不仅创造了效益,而且解决了知青的就业问题。我犯了什么罪?”但是纪委坚持要追查到底。
1983年8月,46岁的王红德忍无可忍,变得愤怒起来,创作了《静海》。他从知青社借了10000元,刚开了一个银行账户,就收到了北京大学的一个机房改造项目。一群有汉字的大公司前来竞标,但北京大学只相信王红德。
这个项目让静海赚了9万元,大订单接踵而来。1987年,静海的总产值超过1.3亿英镑,成为中国计算机房行业的第一名。
陈春贤和王红德的开创性壮举让中国科学院规划局和海淀区感到痒痒的。不久,他们从“新菜地重建基金”中挖出了10万块,并成立了公私合营的“科海”。
科海的初衷是将中科院的科研成果在海淀区的企业中推广应用。那一年,科海在中国推出了最早的电脑汉字设备——空空气加湿器和财务管理系统,获得了许多中国第一。然而,这些新技术的市场转化成功率并不高。
然而,静海和克海的考验让更多的人的思想活跃起来。一群研究人员和海淀区四季青镇一拍即合,决定合作。
1984年5月16日,四季青乡会议室宣布成立“四童”,全乡捐款2万元,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任名誉主席。“四”取自四季青,“通”意为“四通八达”;英语中“石头”的意思是石头,有些人解释说,如果你做得好,你将成为DIA,如果你做得不好,你将成为铺路石。
斯通的第一笔生意来自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的一批日本打印机,它们不会打中文,就像垃圾一样。然而,斯通花了400元雇了一个程序员,编辑了一套中文打印软件,并用血复活了这些打印机,结果获得了20万英镑的巨额利润。
按照这种思路,司通发现公司购买的大部分电脑都用于印刷。“电脑+打印机”的组合价格为5万元。如果能造出一台便宜的打印机呢?
1985年,斯通ms-2400中英文打字机问世,一群从没见过多少钱的科技工作者的小编辑们尽最大努力开出了8.9万元的高价,但他们无法阻止订单激增。今年,该公司获得了3000万元的疯狂利润,下一年的收入超过了1亿元。
1993年7月,四通电子在香港上市,成为北京首家民营企业。
在其全盛时期,四通纳的税收占中关村的一半,其他企业在它面前黯然失色。人民大学南侧的立交桥至今已被命名为“四通桥”,显示了当年的辉煌。
然而,1997年,斯通遭遇了财务欺诈,直到2002年才摆脱困境。之后,我投了新浪的票,从事了房地产,接手了褪黑素,最后在时代的浪潮中失去了光彩。
曾与司同共舞的是辛同。这是中关村第一家股份制企业,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科学仪器厂和海淀区共同投资,于1984年11月开业。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抗干扰稳压电源获科学奖。信通技术是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技术,因此获得了第一桶金。
然而,信通技术错过了它最大的出路。
那一年,它首先邀请倪光南制作100张汉卡,并同意将它们分成50/50。结果,这个计算卖了93件,而ICT只卖了7件,所以这个计算应该分成大的,ICT坚持50-50件。
这种短视使得计算研究所不再拒绝与它合作。然而,倪光南的汉卡技术最终成就了联想的伟大事业。
此后,信通技术的业绩一度赢得“两个连接,两个海洋”的称号。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一起7000万英镑的走私案,信通技术在中关村率先崩溃。
1984年,中关村是“转折点年”。
除了“两海两通”,还有一些著名的协会。
受陈春贤创业事迹的启发,刘传志也有了创业的想法:“时间太长了,机会来了,我特别想当一名军官!”
1984年10月17日,“联想”在计算技术学院一间积满灰尘的通信室内成立。公司所有的财产只有两三张长凳、桌子和20万英镑的启动费用。
今年,中国科学院的财政拨款大幅下降了20%,预计五年后将被取消。1500人吃饭是个问题。“两个连接,两个海洋”在外面赚了很多钱。每个人都在谈论和思考,当务之急是尽快赚到第一笔钱。
“机会”很快就来了。
据“可靠”消息,在遥远的江西省妇联的一个女人有一批彩电要卖。这种紧俏商品,一个人可以赚上千,而这群从来没有做过生意的知识分子马上就冲了过来。刘传志告诉他先检查货物,然后给钱。结果,140,000出差的人被骗了。
当时,刘传志的月薪是78元。这个骗子骗走的是他150年的工资。
被骗的刘传志不知道如何化失败为胜利。他别无选择,只能带人在路边摆摊卖电子表、旱冰鞋和运动衫,以堵住漏洞。
“两个联系,两个海洋”一年赚几千万,40岁的他自己开了一个摊位。这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但刘传志咬紧牙关做到了。即使当时他有一颗伟大的心,他也无法想象20年后他会买下“蓝色巨人”的全球个人电脑业务。
不经意间,中国科学院救了这个哀悼的士兵:500台ibm电脑被进口到医院,准备分发给各个科研机构。刘传志得到消息,放下摊子,直接去了中科院设备处,抢走了计算机验收、培训和维护的生意。一群人扛着肩,推着手打了三轮,从这项生意中赚了70万元。
这是联想的第一桶金,也是中关村飞跃的开始。
1988年5月,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获批,中关村正式诞生。
创业的热潮正在迸发。
1986年,倪光南的联想汉卡疯狂了,中国第一个程序员邱伯钧刚刚来到中关村。他先进石头,然后进入金山。在三次爆发肝病后,他在医院的病床上自己制作了wps,横扫中国写作软件市场。
他之所以如此绝望,是因为他在寻找一个死气沉沉的原则:“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把软件产业建设成以他人的智慧为基础的信息产业的灵魂。”
1988年,被刘传志“忽悠”进联想的郭伟,首先想到了广告词“如果人类失去了联想,世界将会怎样”,随后在《人民日报》上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获得了联想汉卡奖。”,改为“一等奖”;同年进入联想的孙宏斌也在刘传志的训练下“纠正”了山西口音,但两年后被送进了教室;未来真正负责联想的人仍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赶写毕业论文。
今年,在刘传志创业精神的感召下,国务院办公室主任王文静扔掉“金饭碗”,一头扎进了中关村。他和合作伙伴苏琪强用5万元创办了用友,现在用友已经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企业服务提供商。
苏启江没有等到这一天。
1993年,他与王文静分道扬镳。一年后,他用王文静的钱买回了自己的股份,成立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连邦软件”连锁店,这在中关村成了一股清流,无数带着孩子的女人问你“你要不要一张光盘?”。
1995年,应海威在中关村竖起了“中国距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的广告牌,宣告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今年,《中国黄页》的作者马云去瀛海卫朝圣,拜会了偶像张淑馨,但只接待了半个小时。出来后,马云盯着的广告牌说:“如果有人死在网上,张舒心肯定比我早死。”
而人们对互联网的直接感受更多的是来自于煤矿工人王月胜飞宇网吧。大学生完全沉浸在网络和游戏中。在高峰期,1800台电脑日夜不停地被收获,这使得中关村以飞宇网吧的一条街而闻名。
随着《遇见1998》的演唱,中关村开始一起崛起。
这一年,邱伯钧的《北京金山》生与死都是正直的。此前,他曾努力开发和挑战微软的办公软件“盘古”,即使卖掉了别墅,他也无法重返天堂。在关键时刻,联想注资900万美元让金山生存下来。
在金山的杨野心勃勃,他和邱伯钧一起任命雷军为金山总经理。此时,雷军正打算以15万元的价格收购张小龙的福克斯迈,但被总经理的任命搅得焦头烂额,最终错过了他未来打造的张小龙。
今年,“方正最好的程序员”周,刚刚嫁给了“花”,不顾3721,创造了“3721”。20多年后,这位“红衣主教”与网络圈子里的所有强者展开了斗争,但他决心不忘记妻子在创业时代的证词:“做吧,我会打工挣钱给你吃。”
今年,清华大学赴美留学的医生张朝阳把搜狐和风险投资这两个“新物种”带到了这个村子。
1999年,李彦宏走在旧金山的大街上吸引风险投资。期待以100万美元开始创业,他被迫停止了120万美元。那天是圣诞节,北京大学资源酒店挂了“百度”的牌子。
同年,苏启强邀请联邦软件特许经营商王(网名老容)到中关村创办著名的电子商务网站“8848”。此前,老容的网上文章《大连金州无泪》赢得了全国网民的眼泪,并在未来顺手把火带到了一个名为“新浪”的网站。
马云也结束了他在北京的沮丧和犹豫。当他回到杭州创办阿里巴巴时,他不知道如何生存。2000年,8848的交易额达到26亿,几乎实现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垄断。但后来,8848分崩离析,马云真的把这艘1万吨的船推到了珠穆朗玛峰。
有多少人大胆地想象,如果8848成功了,阿里今天会去哪里?我反复问:为什么8848没有成功,但马云成功了。
但这是中关村,这是高科技。
2010年,投资者苏怡(音译)觉得,在广阔的北京,看投资项目已经变成了一种体力劳动:每天大部分时间在路上,看第三和第四个项目是有效率的。
他心胸开阔,他能为企业家建立一个集中营吗?
被电子商务打败的中关村海淀书城落入了苏怡的眼中。他特别喜欢一个面积大、风水不好、无所事事的大网吧,它被改造成了车库咖啡。
“车库”起源于美国的“车库文化”,它创造了谷歌、微软和youtube。苏易文雄心勃勃,希望中国最伟大的公司在未来诞生在这里。
在这里不容易找到。
走进一楼,人们必须先穿过一条黑暗的走廊;在二楼,它突然变得清晰起来,这是企业家精神黑暗曲折的隐喻。因为它偏远,所以便宜;但苏怡更深层的想法是过滤掉情侣和个人客户,专注于服务企业家。
万事俱备,万事开头难。800平的地方空空如果是这样,苏鲁抓了一队熟人去暖场。这个创业团队极其贫穷。通过创业,他们免费喝了15天柠檬水,没有点一杯咖啡。
看到车库咖啡和创业团队都将变成黄色,苏怡邀请了新浪前首席执行官、dcm联合创始人林新和(Lin Xinhe)握他的手。在苏毅的推荐下,这个没有ppt的创业团队赢得了林新和投资的200万元。
这个消息就像一颗核弹,引爆了风险投资圈。车库咖啡的受欢迎程度飙升,企业家们蜂拥而至。
没有钱也没有背景的企业家很快发现了车库咖啡的美丽。点一杯20元的咖啡,享受一天的办公环境和1g速度网络;再付30元,在沙发上过夜。一个五人小组驻扎在这里,每月的办公室租金只有3000元。这是中关村卷心菜的价格。
随着人数越来越多,中关村管委会和大企业也积极响应。通过车库,创业团队可以注册公司走绿色通道;此外,微软提供3年正版,阿里提供免费云存储,美国广播公司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经过一系列的“福利”,车库可以提供300多项综合创业服务。
但这不是车库咖啡最致命的吸引力。
集群创业团队已经成功吸引了20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雷军、许小平(正格基金)、王静(先锋华星)和刘一昂(零二宝风险投资)等大牌明星经常来这里。著名的创业公司如滴滴、欧福、达意莫和神奇侠相机都是在车库咖啡中孵化和成长起来的。
2013年3月,这条200米长的人行道正式改造成中关村创业街。
中关村迎来了“大众创业和创新”的新时代。
结果,3w咖啡、联想之星和36英寸等40多家孵化器开始落户,成为企业家的领袖;各种各样的企业家在这里游荡,混圈子,会见名人,谈论项目和做路演,都梦想变成独角兽和颠覆蝙蝠,这也创造了独特的“21岁创业现象”在这里。
中关村的先辈们甚至更有活力。
不管他们是勤奋地创造财富还是摇铃赚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游艇香槟的幸福生活并不兴奋或兴奋。因此,他成了一名投资者,冲进咖啡馆,哭着投入到新的经济浪潮中。他们的冒险经历、知识经历和精神魅力,加上雄伟的资本,注入了创新企业的灵魂。
在过去的几年里,o2o、p2p、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仍然很流行;转眼间,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和无人驾驶再次流行起来。资本的寒冬来了又去,创业咖啡忽冷忽热。这条街的深度已经远远超过了200米的外观,它不仅成为中国创业创新的风向标和温度计,也将中关村的创业精神辐射到了全世界。
今天,从北京地铁4号线中关村站走到创业街,你可以看到中关村变化的历史。
在海淀街的十字路口,还有中关村第一代企业的标杆石楼;穿过北面的海龙大厦和鼎好商城,电子商店已经人满为患,但大量的技术创新企业如蔑视和地平线涌入其中;西方的创新大厦和理想国际大厦见证了百度、新浪、爱国者、ofo等知名企业的兴衰;走进创业街,中关村的无限未来在密集的咖啡车库里涌动。
距离知春路不远,是中国互联网时代的缩影。用友、新浪、美团和头条都出局了;雷军进入金山,投资客户,创造小米。经过几十年辉煌的起伏,他从未离开过这个巴掌大的地方。
在过去的70年里,中关村创造了无数的辉煌。
这里,有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03号计算机)、第一台托卡马克装置(6号)、第一台汉字装置、第一台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中国第一输入法”(吴彼字体)、第一台汉字处理软件(WPS)...
此外,中国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民营it企业、第一家经营范围未获批准的企业、第一家无形资产占注册资本100%的企业、第一家有限合伙制投资机构、第一家技术担保公司……都在中关村孕育成长。
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第一个国家人才特区,“一区十六园”的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
其中,天使投资1万家,创新企业2万家,海归3万人,贡献北京gdp的四分之一,企业总收入超过5万亿元;其中,有340多家上市公司和70家“独角兽”,占中国“独角兽”企业的一半。
2018年,中关村专利申请超过8.6万件,有效发明专利9.9万件,被《福布斯》誉为与硅谷相媲美的“全球最大科技中心”。
一大批科技企业群星闪耀:紫光、寒武、华杰艾米的5g、ai、ar芯片、上汤智能识别、蔑视与地平线、百度和时宇科技的自动驾驶、百济神州的抗癌新药、BOE的柔性显示屏……正在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中国科技产业的面貌。
今天的中关村面向世界,奔向世界。
英特尔实验室和即插即用等国际孵化器正在加速它们在中关村的聚集和快速发展;中关村海外孵化器直接进入美国硅谷、德国柏林、加拿大渥太华、以色列等创新中心,直接连接全球资源,实现海外项目的现场考察和现场孵化。
陈春贤可能会感到惊讶,当年他点燃的创业火花已经燎原。
70年来,中关村已经超越了地理概念,成为一个符号、一个品牌和一个精神象征。
无论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务实追求,还是新一代企业家的不屈不挠精神,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科学报国的精神,都融入了中关村的宝贵血液,代代相传。
这样的中关村必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新高地,也将成为永久的出口。
标题:中关村简史:从创业有罪到中国硅谷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3336.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