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户籍改革首提自由迁徙
本篇文章1220字,读完约3分钟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自由迁徙:加快户籍制度、社会管理制度及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如何满足中西部地区不断增长的城镇返乡农民工群体,是一门必修课,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户籍迁移将进行分类,即县级市、地级市和直辖市将有不同的安置条件和不同的困难程度。自由迁徙是一项基本权利,户口不应该成为障碍。
总理报告说,有必要为农民自由流动创造一个公平的体制环境。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公式。应该创造什么?1.城乡公平的土地制度;2.城乡公平的财产所有权制度;3.城乡公平住房补贴制度;4.城乡公平养老金制度;5.城乡公平的医疗制度;6.城乡公平的教育体系;7.城乡公平就业制度。
温家宝在他的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土地制度关系到农村的根本稳定和中国的长远发展。其核心是保护农民的财产权,底线是严格遵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
温家宝在他的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是对农业现代化的补充。我们要遵循城市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应合理控制规模,充分发挥辐射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应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就业吸纳和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户籍制度、社会管理制度及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流动、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在村庄建设中,要注意保持乡村风貌,营造宜居环境,使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去年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今后,户籍迁移将采取分类政策,即县级市、地级市和直辖市有不同的安置条件和不同的困难程度。在县级城市定居相对容易,而直辖市的定居必须得到合理控制。
报告内容
加快户籍制度、社会管理制度及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流动、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在村庄建设中,要注意保持乡村风貌,营造宜居环境,使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报告的解释
我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它。自由迁徙这个词。事实上,在中国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自由迁徙已经成为现实。虽然移徙工人实现了自由移徙,但他们没有享受到公平待遇,这背后有体制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去年中国有超过2.6亿农民工,其中超过1.6亿人外出打工。
迟福林说,户籍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虽然有些城市担心承载能力有限,但事实上,这些农民工已经在这些城市,这一事实不容忽视。中小城市的户籍制度应尽快完全放开,至少大城市的第一步应该是确保在城市有稳定工作的农民工享受与公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标题:201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户籍改革首提自由迁徙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29990.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下次金融危机可能在中国爆发